Uber是如何運用心理學來完善用戶體驗的?
Uber在開始全球化戰略的同時,遍布在65個國家的600個城市中,有超過7500萬的用戶將Uber作為他們首選的交通工具。正是因它獨特的商業模式和經驗作為推動力,優步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和速度增長著。那么對于這些用戶來說,使用Uber時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Uber如何利用科學來一步步解決這些問題呢?
在Uber開始全球化戰略的同時,遍布在65個國家的600個城市中,有超過7500萬的用戶將Uber作為他們首選的交通工具。正是因它獨特的商業模式和經驗作為推動力,優步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和速度增長著。那么對于這些用戶來說,使用Uber時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Uber如何利用科學來一步步解決這些問題呢?
Uber消費者最大的痛點-等待
想象一下,在一個冬夜凌晨2點,你在一條黑暗街道上瑟瑟發抖地等待著剛下單的Uber。或者你需要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可當下已經遲到了。在這樣時間十分緊迫且情緒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一秒像一分鐘,一分鐘像一小時的等待中,人們對時間的感知會被扭曲。
而這段扭曲的等待時間卻成為評價一次消費體驗的關鍵。為什么呢?根據一項心理學調查,發現原來是一種稱為“峰終定律( Peak-end Rule)”的心理現象影響著人們的判斷。
圖(1)Image via UI Patterns.com
“峰終定律”是人們獲得的最終體驗感受是根據體驗中的最高點和終點來判斷,而非整段體驗的平均值。對于產品體驗過程而言,這意味著客戶將僅基于兩個時刻來記住他們的整個體驗,即最好的(或最差的)部分,來判斷最終的結果。
在使用Uber時,下單后的等待時間成為了用戶體驗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因此Uber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解決這一難題。
在用戶調研中,Uber發現了用戶如何感知等待時間的三個關鍵原則:空閑厭惡(Idleness Aversion),運營透明度(Operational Transparency)和目標梯度效應(the Goal Gradient Effect)。
1. 空閑厭惡 Idleness Aversion
圖(2)Photo by Fabrizio Verrecchia on Unsplash
“人們害怕無所事事,希望有一個忙碌的理由” ——研究員 Chris Hsee
用戶體驗跟“空閑厭惡”原則是緊緊掛鉤的。最近一個關于用戶體驗的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害怕空閑,但他們需要忙碌的理由。即使人們被迫忙碌,但也會因忙碌而感到滿足快樂。
Uber正是利用這個心理學原則來突破他們的難題。為了使用戶忙碌,Uber在界面設計中不斷地提供信息讓用戶能時刻參與其中——動畫,游戲和視覺效果都是吸引他們注意力的理想選擇。在下面的示例中,Ube會展示一個汽車的動畫,讓用戶既能得知司機所在的位置距離,也能讓用戶保持等待的樂趣。
圖(3)Source: Uber Blog Australia
2.透明度原則 Operational Transparency
圖(4)Photo by Sitraka Rakotoarivelo on Unsplash
“如果消費者被給他們提供價值的人和系統中被分離時,這個服務對他們所體現的價值會減少。”— Ryan Buel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透明化運營是公司運營時,有意地讓用戶看到一個服務形成的所需要的精力和成果。讓用戶意識到他們參與每一個決策層中。根據最近的研究,透明化運營能使客戶更佳重視這個產品和了解它的價值。
Uber是如何實現“運營透明度”原則的呢?
讓用戶時刻了解他們所處的狀態是實現這個原則的關鍵,同時提供決策的重要信息,并幫助他們了解這些信息的來源。在下面這個例子中,Uber提供有關如何計算到達時間的信息。它可以為客戶提供透明度,但不會讓非技術人員了解太多細節。
圖(5)Source: Engineering at Uber
3.目標梯度效應 the Goal Gradient Effect
人們越接近目標,就越有動力,行動也越快。讓用戶更顯而易見地知道自己快完成某個目標,用戶就會更有動力去完成。
圖(6)Photo by Jonathan Chng on Unsplash
如何應用目標梯度效應呢?
通常在UX元素(例如進度條和配置文件完成)中看到目標梯度效果-鼓勵用戶通過實現目標來完成任務。Uber通過說明實現這一原則。他們會說明在用戶等待的過程中會發生什么,解釋流程中的每個步驟,使客戶有預期會發生什么,能夠意識到正在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
圖片來源: Engineering at Uber
“目標梯度效應”指出,人們更容易被還有多少事要完成目標所激勵,而不是他們已經完成了多少。
當人們接近獎勵時,他們會加速自己的行為以更快地達到目標。
寫在最后
毫無疑問,Uber的大部分收入來自科學地優化他們的用戶體驗。當使用Uber Pool進行應用“空閑厭惡”,“運營透明度”和“目標梯度效應”的實驗時,得到的結果令人印象深刻。
“The Express POOL團隊在把這些理論在A/B測試中驗證的過程中發現能有效地降低11%的叫車取消率” 。
如果你想將這些原則應用于產品設計中,保持測試心態是至關重要的。在發現最佳解決方案之前,你必須愿意以數百種不同的方式對同一原理進行測試。而這種實驗心態無不滲透在Uber從下至上的每一個部門。
正如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所說:“當我每天早上醒來時就有一系列的問題等著我去解決。”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視覺設計和交互設計兩者區別是什么?

ui設計培訓四個月騙局大爆料,你聽過嗎?

學員采訪丨學UI設計還可以提高審美?

如何設計出一個LOGO?

adobe比較常用軟件有哪些啊?

UI設計師面試一分鐘自我介紹怎么說最精彩?...

阿里云通過重塑200+款云產品,探索著計算世界的「虛與實」...

ui界面設計師培訓學費一般多少錢?

插畫手繪入門知識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