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研發不斷的把傳統文化加入其中
一直以來,歐美游戲中的中國元素經常充滿了謬誤。一些游戲開發者搞不清楚中華文化、日本文化、韓國文化、東南亞文化的區別,經常彼此混淆;或者對中國文化的印象停留在貧窮愚昧落后的時代,設計人物常梳著小辮穿著長袍。
由此造成的一個嚴重后果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誤讀經常反過來“反哺”國內游戲界和眾多游戲玩家,不僅生產出一批跟風之作,冠以“中國風”的名頭欺騙玩家,并讓年輕的玩家對傳統文化產生了誤解。
最近一兩年觀察到一個現象:隨著《王者榮耀》《原神》《閃耀暖暖》等代表作品的帶動,越來越多的廠商和產品開始嘗試傳統文化這個方向——這不是過去基于「社會責任」的偏公益性質活動。
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玩家越來越買賬了。不論是一款皮膚、一套服裝,還是一個角色,背靠傳統文化要素,它們一樣能收獲實打實的市場效應和玩家口碑。而且這些內容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規模化復制。
傳統文化游戲化這條路很難走長遠。傳統文化雖然是取之不盡的寶庫,但出于其特性以及游戲圈現狀,往往很難找到可以直接做成玩法的要素,而生搬硬套現成玩法更不可取——這是最容易給傳統文化留下負面印象的反向操作。
所以自2019年起,大廠們又把精力收攏到第一條路上,繼續深挖「傳統文化細分要素怎么在游戲里呈現」的議題。
但這件事情并非所有廠商都負擔得起。大環境來講,中國游戲行業是技術導向的產業,核心議題高度聚焦在玩法創新、技術迭代、工業化等方向,即便二次元、女性向這些內容向品類,也脫離不了幾大核心趨勢的影響。
深度研究傳統文化,對特殊人才的要求、對資源的要求,以及短期看不到市場回報的特質,迫使它只能在一部分有余力的廠商里進行。不過接下來的兩年里,入局的廠商要比一般意義上的多。
將水墨丹青、漢唐衣冠、梅蘭竹菊,乃至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和精神境界,有機地與游戲結合,讓游戲玩家在忘我的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汲取傳統文化營養,或許是值得嘗試和努力的方向。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我們擁有斗破蒼穹的遠古神話,有俠骨柔情的武俠小說,有世界聞名的四大名著,有錚錚鐵骨的民族精神……更深入地挖掘傳統文化神韻,設計出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特點的游戲,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推而廣之,是中國游戲產業走向世界,走得更遠的有力途徑。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CGWANG王氏教育怎么樣?

6大頂級免費材質貼圖網站,記得收藏哦

有沒有針對就業的短期的技能培訓班?

王座杯人氣獎投票即將開始!請準備好你寶貴的1票~...

【游戲設計】游戲角色動作設計

【游戲設計】游戲美術場景設計步驟

畢業學員采訪丨王氏教育學生,牛的!

@所有人!第19屆王座杯CG數字藝術大賽主題征集活動開始啦!...

28歲學什么技術可以從頭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