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化信息框架
舊版中TAB選項表形式單一,實際使用過程中長時間單一的選項樣式會使用戶產生視覺疲勞,降低體驗快感。為了提升產品敏感度,修改為按鈕圖標文字式瓷片卡,增加用戶緊迫感和對產品詳情的了解欲望。
對于產品分類表單展示從視覺上進行了調整,主要體現在層級關系、親密關系。目的是讓用戶表單填寫過程中區分層級按鈕,分類按鈕顏色降低透明度,從視覺層級上更舒服,更精致。操作按鈕放在右邊更符合用戶行為操作習慣,同時當多種產品分類表單時減少戶在行動時的困惑和猶豫,確保用戶在表單填寫過程中的流暢體驗,從而實現最終商業上的交易成就。
在舊版表單中分類按鈕都用了純色,按鈕位置不統一,按鈕本是輔助用戶快速做出選項的,但在這個場景中卻干擾了視覺。按鈕降低透明度幫助用戶預先區分出主要行動和次要行動,通過視覺語言強調主要按鈕,弱化次要按鈕,引導用戶進行選擇。修改“投保地址”減少手動輸入,提供用戶的歷史輸入項
在選項列表中,“是”“否”是選按鈕必須是互斥的,這意味著當選擇一個選項時,之前已選中的選項會被反選。因為有互斥的存在,選項內容只的兩個,所以這一場景中用開關按鈕更簡潔。
舊版前資料上傳列表,第一眼看到的是滿屏文件夾,而這些并不能幫助用戶進行瀏覽或操作,反而會造成視覺干擾。改版后對文件圖標大小,縮略圖尺寸,以及標題信息大小,進行整體調整,從而提升瀏覽效率。
調整文件圖標占比,突顯更為重要的標題信息。優化標題,時間信息文字比減弱,標題更明顯,提升文件瀏覽查找效率??s略圖縮小排列與文件形式保持統一,視覺層級瀏覽理舒適。文件信息列表層級依次為:圖標 > 標題 > 時間 。
在資料上傳中文件與圖存在著兩種刪除交互方式,給用戶造成了困擾操作。改版后將圖片與文件的刪除操作展示形式統一,同時添加資料上傳資料可全部清除功能,給用戶減少了單獨刪除操作。
詢價表單是銷售人員最高頻的路徑,針對這個場景,視覺設計必須服從功能設計優先,緊跟設計潮流—極簡風格,打造高級感的設計理念,通過視覺設計區分信息層級,讓用戶操作、瀏覽時更便捷。表單從以上幾個維度進行優化:大小、重量、間距。
二、新增功能優化
在功能架構上進行視覺優化,整體設計中主要體現在:調整板塊結構,運用圖標設計、強化商機詳情內容屬性,提升點擊率,簡化設計,增強用戶粘性。
商機詳情的拜訪列表,增加“點評商機”功能。僅在未關閉/未作廢商機的拜訪記錄中增加“我要點評”,點擊“ 點評”可對拜訪記錄入評論,200個字以內。
1.關于評論排序
看最新的評論
用戶對于信息流的瀏覽方式永遠都是自上而下。當信息流相對固定時,團E寶都是內部人員對商機的查看評論,屬于熟人社交,評論數相對較少,在一屏內就可以看完全部的評論數,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倒序沒有必要。
看懂評論
針對已有的評論進行回復,評論之間的互動就導致評論之間不是相互獨立的,彼此存在關聯性。按照評論發布時間的正序排列,用戶自上而下的瀏覽方向,先評論的先看到,更能體現出評論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讓用戶更好的厘清之間的關系。
要看有用/好玩的評論
所有跟評論相關的信息都可以作為排序的依據:評論時間、點贊量、被回復數。除了前面提到的評論時間,另一個比較常見的排序指標就是點贊量。但在商機詳情中卻不以點贊量為依據,因為拜訪記錄是以正序往下按排的。
2.正序排列 or 倒序排列
線型結構
線型的評論列表,從樣式來看,整齊劃一,簡潔明了。商機的評論雖沒有社交APP多,但是存在評論中間隔了很多其他人的回復,想要看一個問題就要爬樓去找對應的回復關系。因此想要完整的查看你倆之間的回復記錄是非常困難的,對于商機的及時性看清互動關系非常重要的。因此,一些產品選擇使用了樹型結構。
樹型結構
樹型結構的設計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次級評論的展示問題。一級評論像是樹的主干,次級評論是依附于主干的分支。樹型結構會聚合展示所有相關的次級評論,用戶可以看到清晰的對話記錄。雖然商機的評論少,但是商機的評論信息去對銷售重要程度比較高,所以為了理清關系用了樹型評論。
評論更新頻率不是很高,基于產品定位,用戶希望看到圍繞一個觀點大家的討論記錄,所以更加關注的是評論之間的邏輯性。因此采用的還是正序排列,按照評論的發表時間依次展示,幫助用戶理解。
三、表單設計
1.標簽分類樣式
左標簽:左標簽在目前來說是最常見的一種標簽樣式。
頂部標簽:與左標簽相比,頂部標簽可以給輸入框的內容騰出足夠的空間。會占據更多的縱向空間,之前一屏就可以展示的內容,現在用戶需要滑動頁面才可以看完。
行內標簽:樣式看起來很適合手機端的表單設計,因為它可以極大的減少了視覺噪音。但當用戶點擊輸入狀態后,就看不到這些標簽了,那么用戶記憶力會很吃力,不利于用戶短期記憶。
2.輸入域符合預期
如果用戶輸入的地址過長,就會造成信息的展示不完全,這對用戶體驗來說是致命的。因為用戶在進行下一步操作之前都會對輸入的內容進行審核確認,如果連完整的內容都無法獲知或者獲知的難度較大,則用戶根本不會進行下一步操作,這就造成了操作流程的中斷。所以,我們在使用左標簽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對多行文本的展示。輸入域的長度與預期輸入的內容成正比,確保輸入字段長度符合用戶心理預期,并能在表單中能完整呈現。
3.以簡馭繁
以證件類型和證件號為例,分開展示輸入會占用整體頁面的高度,相對B端產品來說能節省空間就節省空間。而證件類型、證件號碼兩者同時存在的,合并在一起合理利用空間的同時能讓用戶快速做出選擇,當用戶進入頁面時證件類型默認帶出用戶常選項。
4.*號的使用
在PC端沿用通用*符號習慣,來區分信息層級,但在移動端當表單中必填項多于非必填項時,每項表單中都加 * 只會給用戶增加識別難度,讓用戶陷入迷惘無法快速完成表單。當表單設計中,必填項多于非必填項時,隱藏 * 號標記,轉而通過暗提示語標記非必填項的形式來幫助用戶識別。
5.*號的總結
6.預輸入清除
根據需求可以在表單輸入框上有些內容是系統已預填了信息,無需用戶二次點擊輸入完成,但當用戶需要修改時,需要對信息進行逐字修改或長按信息點全選再刪除,這樣修改太過于麻煩,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在輸入框內加一個刪除的icon,點擊icon直接清空當前列表框信息,這樣表單設計更高效。
四、減少手動輸入
1.聯動鍵盤
移動端的虛擬鍵盤由于受限于屏幕尺寸,在各種類型鍵盤間進行切換的成本較高,且在數字和各類中英文標點符號的輸入上效率較低。因此,在移動端長表單的設計中,需要更多考慮:默認調出哪種類型的鍵盤,才是當前場景下最為高效的選擇。如下面的案例所示:改為聯動鍵盤后,可以在同 1 個底部彈出層中,流暢地填寫完 3 個表單項,有助于打造更為便捷高效地填寫體驗。當連續多個表單項的輸入方式各不相同時,可考慮使用聯動鍵盤。
2.鍵盤匹配
根據填寫類型不同,呼出對應的鍵盤,省去用戶收起點開鍵盤的重復動作和表單上下填寫項的切換,讓填寫表單的過程更為順暢,用戶思考不被打斷。不應該把所有的輸入框都做成文本框樣式,用戶必須調起鍵盤一個字一個字地輸入,這種體驗是非常不友好的。
關于文本框是用全鍵盤還是九宮格,手機從最開始的功能機開始,就是直板手機,智能手機也是這樣演變過來的,功能機的時候用的就是九宮格,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還有九宮格在手機上的布局更加合理,全鍵盤看起來是把所有的字母都展現出來了,可是手機本身就只有那么大,全部展現出來,就會導致鍵盤的字母很小,看都看不清,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打不快。
3.系統自動識別
根據表單需求,收集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四個輸入項??赏ㄟ^后臺技術的一些手段從身份證號中提取出信息,用戶原本要輸入4個項目信息,現只輸入2項信息輸入。身份證的倒數第二位可以判斷性別:奇數是男,偶數表示女,出生日期大家都能看出。而這樣操作成本大大下降,減少誤輸可能性。
1-2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3-4位地級市、盟、自治州代碼;5-6位縣、縣級市、區代碼;7-14位出生年月日,比如19820426代表1982年4月26日;15-17位為順序號,其中17位(倒數第二位)男為單數,女為雙數;
結合不同的場景去思考會發現無限多的做法,減少輸入項個數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讓完成表單變得更加高效。
代替輸入
由于 OCR 技術的發展,拍照識別文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有了較大的提升,最常見的就是各大金融服務應用中拍照識別銀行卡號的功能。如下所示,被保人名稱、身份證。證件有效期可以通過OCR識別。如果采用手動輸入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且輸錯可能性較大。在這里應用 OCR 技術,旨在降低輸入成本,提升用戶體驗。提供當前場景下的常用選項,用選擇代替輸入是最為基本的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常用選項不能涵蓋用戶可能填寫的全部內容,那么手動輸入自定義選項的功能也要提供給用戶。
預輸入
表單設計如:用戶在填寫長表單前已經在平臺填寫了聯系方式、名稱或其他信息,在用戶進行信息錄入時,可以提供合理的默認值有效簡化操作步驟,減輕用戶填寫表單的負擔,更快地幫助用戶完成表單內容的填寫。如果你確定對用戶足夠了解,在用戶進行信息錄入時,可以提供合理的默認值。因為對用戶來說,填寫信息永遠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設置合理的默認值可以節省用戶的操作時間。
利用移動端設備能獲取的信息
盡管移動端在輸入上沒有那么便捷,但獲取到信息種類與精確度,卻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移動端設備能較為精確地獲取到用戶當前的地理位置,這就為某些需要填寫位置的表單提供了便捷(如收貨地址、聯系地址等)。再如,調用通訊錄的功能也經常出現在各種需要填寫手機號的表單中。
提供用戶的歷史輸入項
一份表單中出現了多處相同類型的表單項,這時可以提供用戶的歷史輸入項供其選擇。另外,很多填單頁也會將用戶輸入的信息自動保存為常用收貨人等,同樣也是用到了這一方法。
4.二次確認——多場景考慮異常情況
移動端的使用場景比較廣泛,用戶在填寫場景較為不穩定,吃飯、行駛、過馬路等場景填寫,為了防止用戶誤操作而丟失已填信息的場景,需要在此時進行二次操作確認,確認用戶操作意圖。當然,如果用戶沒有對表單進行任何編輯,這樣的退出操作是不需要二次確認的。
5.流程閉環
原頁面表單填寫提交后,提示成功的彈窗還停留在表單填寫頁面中,只能原路返回,甚至還可以重復提交。優化表單后,點提交按鈕,跳轉提交成功的提示頁面,讓流程形成閉環。同時在結束任務時應給予用戶情感反饋,讓表單設計帶有溫暖情感設計,需求給予用戶積極向上的夸贊,在用戶沒有完成提交任務時,不應該給予用戶負面情緒。
五、表格設計原則
1.數字要右對齊
數字右對齊是為了方便比較時,首先看個位,然后是十位、百位。大多數人們也是這樣學習算術的——從右邊開始,向左移動,動態地傳遞數據。所以,表格中的數字應該保持右對齊
2. 文字要左對齊
文本信息從左向右讀。通常是按文字順序排序的方法比較文本信息:如果兩個條目以相同的文字開頭,就比較第二個文字,以此類推。如果沒有左對齊,對于有對數據進行比較時這種瀏覽文本會使人煩躁。
3.表頭與數據對齊
表頭通常應當遵循表格中數據的對齊方式。這是的表格垂直方向看起來更整潔,并提供了一致性和上下文環境。
4.不要使用居中對齊
居中對齊會使表格的行看起來“錯落不齊”,瀏覽表格會給人造成胡里胡涂感,常常要使用額外的分隔線和圖形元素。
5.有效的數字
有一種簡單的方法能讓你的表格看起來更整齊,就是保持一致的有效數字(一般情況下指小數點后的位數),這樣每一列數據中的小數點后位數都是一樣的。有效數字細究起來就無盡無休,這里就不過多詳述,我的簡單建議就是:表格數字不是越精確越好,需要多少有效數字就顯示多少,不必太多。股票基金的有效數據又不同于此。
如果表單表格瀏覽或者使用讓人惱火煩躁,那是因為這些表格太爛了要背的鍋,完全沒有經過設計表單表格。設計是表格表單的關鍵,如果設計恰當,瀏覽比較復雜的數據會很容易,如果設計不妥,數據就無法理解且會傳遞錯誤的信息數據。在B端設計中對于信息繁雜利用如何利用狹窄的空間,仍然可以區分各元素,且不妨礙瀏覽使用,這就是設計時要考慮的??此坪唵蔚谋澈笫遣缓唵蔚乃伎歼^程。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