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rush常用3D術語一般都有哪些?
ZBrush常用3D術語一般有哪些?小白學ZBrush3D圖形繪制軟件,大多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軟件是純英文的,大多單詞不認識,更別說功能怎么使用了。確實,3D行業存在太多的專業術語,如果連基本含義都搞不明白,工作又怎么得以開展呢?那么,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解一下ZBrush常用3D術語一般有哪些?
下面小編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ZBrush里的一些常用概念,希望通過這些描述,大家能對各種各樣的概念有個大致理解,幫助大家深入地學習ZBrush,從而更加自信地去接觸其他3D軟件。
Normals(法線)
在3D藝術里,法線是一種矢量或直線,垂直于它的下墊面(通常指的是物體的表面),法線由3D軟件用來定義與燈光的交互,特別是在使用著色器時。 Symmetry and mirror(對稱和鏡像)
一般來說,這兩個概念的含義是一樣的:保持兩邊相同(例如 x和-x),在ZBrush里,使用對稱和鏡像選項有很多種好方法,區別就是在對稱狀態下,雕刻的時候可以看見兩邊的變化,而選擇鏡像時,是先處理模型的一邊,這一邊完成之后再鏡像另一邊。 Polyframe/Wireframe(多邊形框/線框圖)
在3D軟件里,Wireframe也是經常會用到的,這個術語在ZBrush里叫做Polyframe,兩者基本上是一樣的,指的是物體上連接所有點而創建的看得見的“網格”,你可能見過一些wireframe渲染,能夠很好地展示多邊形密度或者模型的拓撲結構。 Displacement map(置換貼圖)
置換貼圖是一種灰度圖像,也稱為高度圖,用來將凹凸貼圖或法線貼圖渲染為真實的幾何體,不同于法線貼圖或凹凸貼圖,置換貼圖可以真正“置換”表面,圖像的白色區域將幾何體“拉出來”,黑色區域將幾何體“推進去”。
高度圖和置換貼圖意思差不多,但更常用在地形建模環境里。 UV map(UV貼圖)
UV貼圖主要用來控制2D紋理在3D物體周圍包裹的方式,同樣的,X、Y、Z指的是3D空間里的坐標,U和V是定義2D空間里的坐標的字母。
UV貼圖的目的是找到一種最有效的方式,將3D物體的所有多邊形布局到2D平面圖像中。 Bump map(凹凸貼圖)
凹凸貼圖也包括灰度圖像,常用于在渲染3D對象時模擬裂縫、皺紋、毛孔和小的細節, 凹凸貼圖模擬表面位移,使用多邊形的表面法線創建相對于相機視角的像素高度,換句話說,它存儲灰度值“強度”,相當于更簡單的置換貼圖,在渲染的時候假裝位移物體表面。 Normal map(法線貼圖)
法線貼圖非常類似于凹凸貼圖,都用來實現相同的目的。但法線貼圖更準確更強大,因為它不僅存儲“強度”,還通過使用RGB值存儲法線的方向,與凹凸貼圖截然相反的是,法線貼圖可以模擬向任何方向移動的像素。 Alpha(通道)
通常來說“Alpha”指的是透明度或者3D里的遮罩,但在ZBrush中,Alpha是一種超級灰度圖像(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更精確的凹凸貼圖),因為ZBrush可以生成16位alphas。在ZBrush里可以以多種方式使用Alpha,例如可以通過簡單地修改筆刷alpha而完全改變筆刷的形狀,當然還可以通過創建交互式置換幾何結構的非常微小的細節來調整模型的幾何結構。
Alphas大多在雕刻過程結束的時候使用,用來添加非常小的細節。 MatCap(材質捕捉)
MatCap即“材質捕捉”。MatCaps是ZBrush使用的材質,包括環境屬性,如燈光和反射光,可以畫一個你想要的球體,然后將它作為你的MatCap圖像。
好了,ZBrush常用3D術語一般有哪些?今天小編就講到這里了,下次再和大家分享喔~想要學習的小伙伴可以搜索繪學霸咨詢,在此,給大家推薦一下繪學霸的3D模型大師班,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來繪學霸了解申請免費的試聽課。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substance painter的使用方法和優化技巧!...

C4D軟件如何給可編輯對象添加分段線?

3dmax如何解決輸入文本不顯示漢字的問題?...

3Dmax樣條線變的平滑圓潤有什么方法?

Maya中怎樣設置動畫時間軸?

zbrush保存模型后再次打開無法進行編輯怎么解決?...

C4D布爾運算后線亂了有什么解決方法?

c4d中如何看對象尺寸與坐標尺寸?

C4D連接模型上的兩個點有什么方法嗎?
